跨版本比 “谁最强” 其实没统一答案,从娱乐和统治力两个角度来看看。
10月21日,《英雄联盟》赛事官方发布了一段趣味视频,邀请卫冕世界冠军T1战队+的中单选手Faker+与辅助选手Keria,对过去14届全球总决赛的冠军队伍进行战力排名。需要说明的是,Faker通常不看自己未参与的全球总决赛比赛,而Keria则是从2015年才开始观赛。此外,这本质上是一个娱乐向视频,先被抽到的队伍在排名上通常会占据一些优势,选手们懒得反复调整排名。以下是两位选手共同商议后的最终榜单:

- 2015 SKT(第一):Keria 刚接触观赛,被 Marin 的操作和统治力深深折服,直接定第一。
- 2023 T1(第二):原本第二是 IG,但 T1 最后才被抽签抽到,Faker 嫌麻烦不想把后面的队全往后挪,直接让 IG 和 T1 互换,纯偷懒操作。
- 2020 DWG(第三):两人都认可 DWG 团队配合好,但没留下特别深的印象,就放中间位置。
- 2024 T1(第四):觉得这届 T1 夺冠没那种 “打谁都碾压” 的感觉,所以排第四。
- 2014 SSW(第五):Keria 没看过当年比赛,但知道 SSW 是公认的强队,凭着 “名声” 排靠前。
- 2013 SKT(第六):Keria 原本想排第九,but Faker 对自己的首冠队伍感情深,觉得排名得更高,Keria 就妥协抬到第六。
- 2018 IG(第七):两人都承认 IG 当年赢了所有对手,实力强,但为了给 2023 T1 腾位置,再加上想 “挫对手锐气”,就把 IG 往下调了。
- 2016 SKT(第八):这届比赛是 Keria 的职业启蒙,让他想当职业选手,所以放中游;Faker 都忘了决赛对手是谁,也没反对。
- 2017 SSG(第九):Faker 觉得 SSG 虽强,但不算顶级,就排这了,结果把原本在这的 FPX 挤到后面。
- 2012 TPA(第十):Faker 记得 TPA 当年击败了韩国队夺冠,印象不错,给了高排名。
- 2011 FNC(第十一):两人都没看过远古比赛,就把它放在同为远古冠军的 TPA 后面,纯随意排。
- 2019 FPX(第十二):觉得 FPX 只有战术新颖,打起来没那么 “统治”,再加上调整时被一次次往后挪,就到这了。
- 2022 DRX(第十三):Faker 一开始给第六,觉得夺冠但不够碾压,最后整体调整时被移到后面。
- 2021 EDG(第十四):Keria 本来就觉得 EDG 统治力不足,想排倒数第二,后来为了抬 2023 T1、降 IG,最后把 EDG 挤到了垫底。
第二种排名则是按当届 S 赛表现,可以按照三个方向来看。
① 胜率(小组赛 + 淘汰赛);
② 赢的轻松度(少打满 BO5 = 没遇到强阻力);
③ 统治力(是否早早掌握版本、能碾压对手)。
1. 2015 SKT(第一):当届无敌,赢的太轻松
胜率拉满,小组赛 6 战全胜,整个世界赛只输 1 小局(还疑似 “送分”,不是真打不过),总胜率 93.8%,淘汰赛胜率 90%。上中野都是世界顶尖水平,很多比赛不用中下路发力,Marin 一个人就能 Carry 全场,对手根本没反抗余地。
2. 2014 SSW(第二):压制力绝望,没对手能扛
小组赛6 战全赢,没给对手任何机会,看完小组赛就知道 “冠军稳了”。不管是个人操作还是战术设计,都比当年其他队伍高一个档次,总胜率 88.2%,淘汰赛胜率 81.8%,属于 “降维打击”。
3. 2017 SSG(第三):被低估的 “运营王者”,淘汰赛无解
淘汰赛封神小组赛 4-2 不算突出,但淘汰赛 3 个 BO5 全是 3-0 或 3-1,胜率 90%,决赛直接横扫 SKT。战术拉满。把韩式运营玩到极致,靠视野压制、单带拉扯拖垮对手,虽然个人能力不算最顶尖,但战术执行力没人能比。
4. 2018 IG(第四):LPL 首冠,操作拉满,热血碾压
淘汰赛除了 KT 都轻松,只在对阵 KT 时打满 BO5(相当于 “磨刀石”,赢了之后彻底爆发),后面两场都是 3-0 横扫,淘汰赛胜率 81.8%。每个位置都能 Carry,和版本契合度超高,打起来又猛又快,是 LPL 第一个 S 赛冠军,意义重大。
5. 2019 FPX(第五):团队配合无敌,但小组赛拉胯
胜率和 IG 一样(77.8%),但小组赛表现差:4-2 后还得加赛才晋级,没体现出 “统治力”。靠 LPL 式快节奏进攻,前期就打崩对手,但个人能力不算最顶尖,主要赢在团队协同和教练组的战术设计。
6. 2013 SKT(第六):赛制老 + 有阻力,不算完全碾压
赛制和现在不一样,参考性稍低:小组赛 7-1,淘汰赛和 NJ 打满 BO5(说明遇到了强阻力),总胜率 83.3%。是 Faker 的成名战,但整体实力和后续顶尖队伍比,还有差距。
7. 2016 SKT(第七):传奇但不碾压,多次险胜
小组赛拉胯,输了给闪电狼(当年不算强队),总胜率只有 70%。淘汰赛一路打满,半决赛对 ROX、决赛对 SSG 都是打满 5 局才赢,说明对手能和它掰手腕,算不上 “统治级”。
再说说其他冠军的定位原因,当届不算 “统治级”。
- 2010 DWG(S10):上半区强,但小组赛 5-1 没做到全胜,没达到 S5 SKT、S4 SSW 的碾压程度。
- 2023 T1(S13):ZOFGK 组合巅峰,但瑞士轮输过 GEN,半决赛打 JDG 靠操作翻盘(没赢的很轻松),统治力不足。
- 2024 T1(S14):决赛打满 BO5,夺冠主要靠 Faker 爆发,没有 “打谁都稳赢” 的压倒性优势。
- 2011 FNC、2012 TPA(S1、S2):赛事刚起步,参赛队伍少、技战术不成熟,整体实力和后面的冠军没法比。
- 2021 EDG(S11)、2022 DRX(S12):淘汰赛多次打满 BO5,状态起伏大,虽然夺冠含金量足,但赢的太艰难,不算 “统治级”。
个人感觉真正能称得上 “当年无敌” 的只有两支,原因很简单:
2015 SKT:胜率最高、赢的最轻松,几乎没对手能抗衡,是历届 S 赛表现最顶尖的队伍。

2014 SSW:小组赛全胜,压制力让人绝望,仅次于 S5 SKT,稳坐第二。

其他冠军要么打满 BO5,要么小组赛有瑕疵,虽然都是当年的最强者,但算不上 “毫无悬念的统治级”。
未经授权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