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格斗游戏的策略核心
格斗游戏更像是一场高级策略克制低级策略的猜拳游戏。以常见的格斗场景为例,玩家可能制定一套看似完备的策略,如认为轻攻击最快,便选择不断用轻攻击抢招。为避免被重攻击或必杀击中,会选择跳入轻攻击,若打中就点三下接升龙,被防则第二下变为投技。但这种常识化策略很容易被对手识破并针对。一旦对手盯着对空,玩家可能一下都跳不进去,或者跳进去被防后被轻攻击截停。
面对对手不同的应对策略,玩家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解题思路。比如,当对手被防后有 50% 的几率出 ex 升龙时,玩家原来的策略收益就会降低,此时就需要将解题思路换成 40% 再防、20% 抢轻攻击、30% 解投、10% ex 升龙,以在博弈矩阵上取得合理的正 Nash equilibrium。而且这个策略还可以根据对手特点和使用角色不断深化与修正。从这个角度看,格斗游戏与其说是反应游戏,不如说更像德州扑克,需要玩家运用策略和判断。
二、与 MOBA 游戏的对比
FTG选手如同个体户、自由斗士,只要交报名费,一人一手柄就能参赛。例如梅园,虽已 42 岁,常年在比赛中连八强都难以进入,止步十六强更是屡见不鲜,甚至常被无名小卒暴打,但只要他自己愿意交报名费参赛,就没人能阻止他。而 MOBA 是团队赛,队员是俱乐部的打工仔,若不被俱乐部接纳,就无法参加比赛。像在 LOL 官方比赛中,普通玩家根本没有报名参赛的机会,而在 FTG 领域,包括普通人在内都可以报名街霸比赛,只不过大概率会在海选阶段就被淘汰。
在 FTG 领域,选手年龄对参赛影响较小,这与格斗游戏并非纯拼反应速度密切相关。以梅园为例,尽管他年纪较大,但依然能够征战职业赛场。相比之下,在 MOBA 游戏中,选手年龄一旦偏大,很容易被战队遗弃。DOTA2 的帕皮 32 岁状态依然在线,队伍基本年年都是争冠种子,杯赛冠军也拿了不少。各类传统竞技体育,如羽毛球、乒乓球、篮足球、拳击等,24、25 岁是黄金年龄,通常 30 岁后才逐渐告别巅峰,这些运动对反应速度要求也很高,但年龄并非决定因素。国内 LOL 电竞营销片面强调电竞残酷,宣扬十七八岁正当好,二十五六岁该退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电子竞技更多拼的是决策力、判断力、执行力等游戏理解层面的东西。
格斗游戏的信息量相对 MOBA 游戏少很多。在格斗游戏中,对手的招式、防御方式等都是已知的,对操作的要求更多是稳定准确地打出或挡住固定连招,形成肌肉记忆后,影响稳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是心态。比如梅原大吾的经典格挡成为传奇,并非因为操作难度高,而是在大赛丝血、压力拉满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恐怖的稳定和准确性。而在 MOBA 游戏中,以 LOL 为例,选手需要处理的信息太多,不仅要记住各种东西,还要与队友交流并完成团队任务。脑子稍微慢一点,就可能导致抓不住节奏或团战失败。所以,LOL 职业选手寿命不长,主要原因是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大,脑子转不过来,即使肌肉记忆再好也无济于事。像 theshy 后期频频失误,并非手上功夫不行,而是脑子跟不上比赛节奏。相比之下,DOTA 选手普遍更长寿,因为 DOTA 门槛高,选手对战术和配合理解的培养更早,更注重动脑子。
三、格斗游戏的反应特性
格斗游戏拼的并非反应速度,而是反应宽度。以电竞史上著名的 EVO moment 37 为例,完美格挡下春丽的凤翼扇不难,格挡后立刻反击也不难,打一套 combo 接超必杀同样不难。但像梅老板那样在实战中完美格挡下 15 次攻击后立刻反击,并接上一套 combo 接超必杀反杀对手就非常困难了。这体现的就是反应宽度,选手需要合理分配注意力,同时注意格挡、反击、确认以及打 combo 等多件事情并处理好。如果在格挡攻击时将所有注意力都投入其中,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反击,始终处于对手节奏中难以获胜。
从实际数据来看,春丽的凤翼扇发动总共只需要 21 帧,完美格挡的反应窗口是被攻击瞬间的 10 帧以内,人类几乎不可能单纯靠反应速度去完美格挡凤翼扇,梅老板也是靠预判才能挡下第一次攻击。这也说明格斗游戏对反应速度的要求极高,除少数天才外,大部分人都无法单纯依靠反应速度应对,所以格斗游戏更多依靠欺骗、诱导、预判、心理素质、运气以及控制对手的能力来决定胜负。
格斗游戏中有大量的 “猜拳” 回合以及无法靠反应破解的套路,需要进行 “择” 和 “对策”,这些都十分依赖经验和游戏理解。因此,格斗游戏的反应力需求更多体现在临场应变,而非单纯的速度比拼。例如在格斗游戏中,很多出招可以提前藏好,破解方式也相对固定,玩家需要赌对对手的策略,反应快固然有优势,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
格斗游戏的氛围并非成王败寇,并非只有冠军才能享受尊重。很多职业选手具有 “格斗家” 的气质,他们数十年坚持打格斗,是出于纯粹的热爱,享受对决的过程而非仅仅追求结果。这种热爱支撑着他们不断提升自己,这也是格斗游戏的魅力所在。
格斗游戏的赛制类似于网球、斯诺克这种公开赛或邀请赛的杯赛形式,可以个人报名,也可通过以往比赛成绩获得邀请资格,且全年有各种大大小小的赛事。这使得大龄选手也有充分的机会去尝试,而不像 LOL,一旦没有队伍接纳就只能被迫退役。
版权所有:一枚游戏干饭人
未经授权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