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白咋切入市场的?抓了 “男玩家后宫向” 的空儿。2023 年底的时候,尘白官方瞅准了二游圈一个缺口:专门给男玩家做 “后宫风”的游戏不多。于是就往这个方向宣传,想靠这个吸引男玩家。但要说尘白是被 “麻辣仙人”逼着走这条路,倒不如说官方是故意的 —— 他们想和这拨人搞 “互相利用” 的关系,毕竟能快速攒一波核心玩家。

尘白的玩家成分挺杂,但大多都玩过其他二游,知道厂商那些公关套路,对社区里的风吹草动特别敏感。
这里面有拨叫 “暗区” 的极端玩家,特点特明显:
- 特能组织:一有事能快速动员起来;
- 敌意大:对其他游戏恨得牙痒痒;
- 认死理:觉得 “后宫向” 就得纯纯的,一点别的都不能有。

其实现在几乎所有二游都有这种极端粉,但厂商其实不想靠他们 —— 做生意得拉新客啊,总不能只靠这拨人关门玩。就像老话说的:“有个卖好酒的,招牌挂得挺显眼,结果酒放酸了都卖不出去,问邻居为啥,邻居说‘你家狗太凶,有人想过来买酒,狗就扑上去叫,没人敢来’”—— 极端玩家就像这凶狗,把新玩家都吓跑了。
别的二游里,温和玩家会管着极端派,不让他们太跳 —— 毕竟新玩家多了,厂商赚钱了,游戏才能活得久。但尘白不一样:温和玩家居然特别认同极端派!他们觉得 “扩圈没好处,要是进来观念不一样的人,只会添乱”。不过现在也不用操心 “防女玩家进来” 了 —— 尘白在女玩家圈子里风评早就崩了,女玩家本来就不爱来,自然不用 “圈地”。后来尘白产能上来了,游戏体验变好了,光靠自身质量就能吸引新男玩家了。这时候官方就想了:得把极端派的 “劲儿” 卸了,别让他们再瞎闹,同时也得让温和玩家觉得安全。

所谓 “麻辣运动”,说穿了就是二游里男女生性别矛盾的体现。那帮 “麻辣仙人” 喊的 “有男不玩”,潜台词就是 “游戏里只要出现男性角色,我就不玩、不充钱”—— 这也能解释为啥连百合元素他们也骂,因为 “没围着男玩家转”。
有人会质疑:“麻辣仙人真能代表男玩家?” 但质疑的人要么立场不一样,要么是女性,说出来的话没人信。比如女玩家会觉得 “游戏里没男性角色不合理”,但她们没意识到,“男玩家想玩后宫向” 这种心态,跟过去 “皇帝后宫” 的想法有点像。

甚至有人绕来绕去能说出 “皇帝是最早的女权主义者” 这种搞笑话,纯属胡扯。后来呢?女玩家在二游里越来越没话语权,性别矛盾没那么激烈了,“麻辣运动” 也就没法让男玩家共鸣了 —— 现在再喊 “有男不玩”,没几个人搭理了。
但这不是尘白官方想看到的 —— 毕竟尘白背后是西山居,不是那种只靠极端男玩家活的公司(比如多益网络),他们还是想赚更多人的钱。
理性说官方必须跟极端派切割!天天搞 “抓内鬼”,整个玩家社区都神经兮兮的。就像《乌合之众》里说的:一群人凑一起,就不爱独立思考了,只会跟着群体情绪走,为了有归属感,愿意放弃自己的判断,用智商换 “集体安全感”。但情感上,有点同情那些被切割的极端派。他们是真觉得自己在 “保护游戏”,觉得这是自己的 “责任”,只是方法太极端了。
国内二游基本都这么循环:
- 快凉了→赶紧做 “后宫向” 内容讨好男玩家→又活过来了;
- 活过来后,偷偷试探着加其他内容,看玩家反应;
- 营收遇到瓶颈,交不了差→开始扩圈(拉新玩家)、管社区舆论、加百合 / LGBT 等内容。
尘白现在就是在走这个循环,没什么新鲜的。自从尘白搞 “麻辣” 这一套,其他游戏的玩家(比如米哈游的玩家)看了不少乐子,也暴露了很多极端派的本性。比如 “牢依切割二游”“米国队长内战空灵被切割”(这些是具体的玩家矛盾事件,不用细究,知道是离谱事儿就行),全是搞笑活。
极端派还干过更离谱的。线下偷拍去西山居抗议的玩家,然后把照片挂网上网暴人家 —— 只能说 “还是那个味儿”,没什么新鲜的。
本来很多人不支持 “麻辣”,甚至不知道 “麻辣” 是啥,但看到极端派这么离谱,反而觉得 “哪怕不支持麻辣,也不能站极端派对面”,纯属被逼的。
现在该复盘了。“麻辣运动” 的发起者是尘白玩家,去年有人在 “木木火锅店” 发小作文,提出 “麻辣” 这个词,这事儿才算正式开始。后来他们喊出 “畜牧业和服务业”、“守卫男性文娱”“声优匿名”“不请 coser”“有男不玩” 这些奇葩理念。
结果呢?喊着喊着把自己喊凉了 —— 现在为了挽留 “麻辣” 粉丝做的努力,全被他们自己否决了。甚至连他们最在意的 “不请 coser”,最后也自己打自己脸,放弃了。要说搞垮 “麻辣”,还是尘白官方最厉害 —— 官方的各种 “背叛”,比外人说一万句都管用。
其实挺感谢尘白的。以前面对那些觉得 “二游就该搞擦边、搞后宫,‘誓约结婚’才是二游根本” 的人,没什么办法反驳。但尘白这一闹,暴露了这些人的不自信 —— 他们怕 “游戏角色不围着自己转”,怕 “赛博老婆跑了”,才闹出这么多笑话。现在更离谱的是线下搞事的,变成了别有用心的人偷拍玩家,说明 “麻辣运动” 早就变味了,是 “麻辣需要尘白”,而不是 “尘白需要麻辣”。死几个 “极端派”,对整个运动没影响 —— 真以为自己多重要?没人闲得慌专门去线下看你们笑话。

《尘白禁区》就是一座被推上风口浪尖的 “圣像工厂”—— 在 “麻辣运动” 里,它不只是个游戏,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拨人的欲望、焦虑和矛盾。
游戏本来只是个商品:尘白最初就是个提供多种角色互动的商业游戏,但 “麻辣运动” 里的人把它吹成了 “胜利象征”。官方后来往 “后宫向” 调整,被 “ML 仙人” 当成 “伟大胜利”,觉得 “游戏皈依了我们的理念”。游戏从 “娱乐产品” 变成了 “证明我们是对的” 的活证据,他们还拿尘白的成绩跟其他厂商说:“看,听我们的,就能赚钱!” 尘白成了他们的 “试验田” 和 “广告牌”。
把游戏当 “圣像”,暴露了他们的脆弱:
被捧上天的尘白,再也不能当普通商品了 —— 必须纯纯的 “后宫向”,一点偏差都不能有。比如某个角色对玩家以外的人多了句台词,或者剧情没围着玩家转,就会引发 “信仰危机”,他们还会搞 “净化运动”(骂官方、骂想加其他内容的人)。这种 “追求绝对纯净”,其实是自己折腾自己,把游戏的创作空间都堵死了。他们不是在玩游戏,是在 “监控圣像”,看有没有 “脏东西”(非后宫内容)。开发组也从 “创作者” 变成了 “祭司”,得天天被审查 “有没有异端思想”,一点不敢偏离 “后宫向”。本质上是 “因为太爱,所以害怕失去”,怕这好不容易找到的 “理想游戏” 没了。
“ML 仙人” 需要尘白证明自己的存在有意义,尘白(初期)需要他们的狂热支持维持热度。但这关系一戳就破 —— 只要官方为了赚钱或创作,想加其他内容,这拨人就会翻脸,从 “爱” 变成 “恨”。
尘白就像一座建在流沙上的华丽圣殿 ——信徒天天装饰它、夸它,还赶跑 “外人”,想靠控制细节证明自己的信仰是对的。但这座圣殿的根基不牢:市场需求会变,官方策略会变,创作灵感也会变,随便一点变动,圣殿就可能裂了。看这些人一边庆祝 “胜利”,一边因为一点小事焦虑、内斗,就像看一出又悲又喜的戏 —— 毕竟,看一群人为了自己编的 “纯净牢笼” 折腾自己,还挺有戏剧性的。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
《原神》的历届「海灯节」各有什么不同?哪个画面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原神》中有哪些冷知识?《原神》有哪些谎言被重复了上千次就成为了“事实”?
为什么感觉《原神》火神玛薇卡说话的“官味”特别浓,但是其他五神/实际领导者都没有类似的感觉?
未经授权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