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新闻字节要在海外搞个游戏平台叫 GameTop,说白了就是想做个 “Steam+Roblox” 结合体 —— 既能让玩家玩各种热门游戏,还能自己创作、分享攻略,妥妥的玩家自制内容(UGC)路子。但这想法看着美好,真要跟 Steam 掰手腕,纯属难上加难。


先看看之前那些挑战 Steam 的平台,没一个成功的。Epic 靠每月送免费游戏拉人,没用;Origin、Uplay 想靠独家游戏锁死玩家,照样不行;Xbox 绑着自家硬件搞平台,还是没掀起风浪。这些平台连最基本的体验都做不好,跟 Steam 比差太远了。
Steam 的服务是真能打,就算在国内网络受影响,出问题的概率也比其他平台低。反观其他家,当年 Uplay 的《刺客信条 2》,盗版玩家都通关了,正版还打不开,“正版受害者” 这说法就是这么来的;Origin 老版勉强能用,新版白屏家常便饭,还得自己去文件夹删缓存,这么简单的事都不自动处理;后来的 EA App 换汤不换药,照样难用;Xbox PC 版更离谱,像个没做完的半成品,动不动就得重置、重装,折腾死人;Epic 更绝,连设置游戏语言这么基础的功能都没有,得手动改配置文件,很多游戏里还不能调语言,简直反人类。
这些平台连 “基本功” 都不过关,怎么跟 Steam 比?Steam 有庞大的玩家社区、创意工坊,对第三方开发者也够意思,人家早就站稳脚跟了。再看字节,它哪来的底气?
字节手里有抖音,靠抖音生态做了剪映,虽然专业度不如 Pr、AE,但胜在易用,也算成功。可游戏这块,字节从来就没真正重视过。我日常用的字节大数据工具巨量云图,两年前连游戏版都没有,游戏客户只能凑合用电商版;现在有游戏版了,功能比电商版落后一年多,电商版早用上的新功能,游戏版等一年都未必更。在字节内部,游戏客户跟短剧、小说挤在 “内容文娱” 分类里,项目提报没人当回事,每次都是电商客户的版本做完了,才抽空给游戏做适配。
说白了,游戏会抢用户的休闲时间 —— 你在游戏上花得多了,刷抖音的时间就少了,字节怎么可能真心发力做游戏?国内之前字节也喊过要做游戏,立项比红果短剧还早,阵容也豪华,结果现在红果短剧都成品类第一了,字节游戏连影子都没了。这次的 GameTop,大概率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想靠字节出海搞游戏,还不如多关注下它的海外短剧平台 Melolo。
再说 Steam 的成功根本没法复制。Steam 看着挺赚钱,但浑身透着股 “不爱挣钱” 的懒散劲儿,纯纯是玩家做出来的平台,满是爱玩游戏的氛围。可字节是冲着挣钱去的,这种 “玩家气质” 它学不来;但不冲着挣钱,公司根本不会立项,这就是两头堵的死局 —— 你说想做个玩家喜欢的平台,报告递上去,说不定直接被辞退。
就说 Epic,人家手里有虚幻引擎,现在的 3A 大作基本都喊着用虚幻 5 做,每月送免费游戏,还搞过 PC 独占、偷偷挖 Steam 用户,甚至 20 年前就有《虚幻竞技场》这种老玩家情怀作品,底蕴够深了吧?结果到现在,还是没能撼动 Steam 的地位。
字节现在就是抱着抖音的流量躺着赚钱,早就有路径依赖了,根本没耐心去做需要长期沉淀的游戏平台。游戏制作周期长,还得等开发者愿意把游戏放到你的平台上,字节哪有这耐心?更别说它连 AI 平台都做不过阿里和 Hugging Face,还想跟 Steam 掰手腕?
谁搞一个游戏平台都是在挑战 Steam 是吧。上次是 WeGame,可结果呢?

未经授权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