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神》里,若论角色保值率,各国神明往往名列前茅。须弥的草神纳西妲,以强大的草元素掌控力和独特的辅助机制,成为队伍中的关键角色;岩王帝君钟离,其护盾坚如磐石,不仅能吸收大量伤害,还附带诸多实用效果,稳坐保值率高位;如今的芙宁娜,凭借独特的技能机制,为队伍带来强力增伤;雷电将军则凭借出色的充能与输出能力,在各大阵容中占据重要一席。通常情况下,神明角色代表着所在国家的最强战力,引领着版本的主流玩法。然而,风神温迪却是个例外,他的出场率与使用率都不太理想,甚至不及部分风系角色的一半。难道和炉石传说一样,角色也退环境了?
许多人会将温迪现状的根源归咎于强度问题,毕竟在游戏中,强度不足的角色往往难以在玩家的队伍中站稳脚跟。可别忘了,隔壁的钟离,其输出强度其实也并非顶尖,却有着较高的使用率。钟离仅凭强大的护盾,就能在各种高难度战斗中为队友提供可靠保护,“高端买榜哥” 的戏称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在玩家心中的地位。所以,单纯将温迪的困境归结于强度不够,显然并不合理。
既然不是强度问题,那又是什么导致了温迪的尴尬处境呢?答案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源于对手的特性以及新角色的冲击。温迪的主要优势有两点:聚怪和爬山。在聚怪方面,如今风系角色人才辈出,个个都有出色的聚怪本领。万叶被玩家尊称为 “叶天帝”,他的聚怪能力堪称一绝,无论是短按 E 技能时的小范围聚怪,还是长按后的强力吸附效果,都十分出色,并且还能为队友增伤,相比之下,温迪的聚怪能力就显得有些逊色。就连四星角色砂糖,在聚怪和触发扩散反应上,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操作得当的话,在某些场景中甚至比温迪更实用。如此一来,温迪的聚怪优势不再明显。
至于爬山这一优势,随着游戏中角色的不断丰富,也逐渐变得无足轻重。散兵能在空中自由翱翔,闲云有着独特的飞行能力,他们在大世界探索时的机动性远超温迪。万叶同样具备向上飞行的能力,且在操作手感和实用性上并不输温迪。在这种情况下,温迪除了聚怪和爬山外,缺乏其他突出的特色,其实用价值自然大打折扣。
此时,温厨可能会指出,温迪还能打扩散反应,这一点无可否认。然而,扩散能力并非温迪的专属。众多角色都能打出扩散效果,并且部分角色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砂糖作为四星角色,在触发扩散反应时就非常顺手,操作相对简便,而温迪需要借助 E 技能,且只有大招能实现有效的聚怪与扩散配合,在操作的便捷性和效果的稳定性上都不占优势。
更为关键的是,温迪已渐渐跟不上版本的步伐。随着游戏版本的持续推进,新的强力角色不断涌现,尤其是枫丹版本的角色,在数值和技能机制上都十分强大,对老角色形成了较大冲击。温迪作为 1.0 版本的元老角色,在如今数值大幅膨胀的环境下,输出和辅助能力都显得力不从心。玩家花费资源去抽取温迪,远不如选择那维莱特或芙宁娜等新角色,他们的强度能让玩家在战斗中轻松应对各种挑战。
从设定上来看,每位神明都有一项极为突出的能力,比如钟离的护盾、雷电将军的充能、芙宁娜的增伤等,而温迪则以聚怪能力著称。温迪的聚怪方式别具一格,他的大招就像一个反应炉,在大招范围内,搭配几个四星角色,触发风套效果后,能轻松引发各种元素反应,仿佛在 “炒菜” 一般,只需根据需求加入相应的元素即可。但设想一下,如果温迪的元素爆发能够全图无视韧性强行聚怪,那么无论面对何种怪物,都能将其吸入大招范围内。这样一来,玩家即便携带几个输出不高的 “刮痧” 角色,也能通过长时间的消耗将怪物磨死,而且怪物根本无法近身,防御机制也会因此失去意义。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后续新怪物、新副本以及马斯克礁等玩法的设计,导致游戏玩法变得单一,玩家只需依赖温迪开大 “炒菜” 即可,还会对新角色的推出造成阻碍,甚至从根本上破坏游戏的平衡,所以制作组不得不对温迪的聚怪能力进行限制,使其只能吸引小怪。这一限制使得温迪在设定和实战中都陷入了尴尬境地,逐渐被玩家冷落。
温迪的短 E 技能在实战中通常用于充能,长 E 下落攻击在伤害方面的表现则饱受质疑,很少有玩家会依赖其长 E 下落来打伤害。在大世界探索方面,随着游戏的发展,众多角色都拥有了逆天的探索能力。且不说纳塔地区的角色可能人均飞天遁地,单看万叶、夜兰、散兵、早柚、绮良良等角色,他们在大世界中的探索能力都十分出色。温迪的大招虽然拥有较长的控制时间,还具备染色功能,理论上是原神中控制时间较长的技能之一,但在实际战斗中,面对高韧性的怪物时,控制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这一点和钟离的大招有些相似,如今钟离的大招在面对 BOSS 时,控制效果也不太理想。
神里绫华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稻妻版本中的海乱鬼等精英怪,神里绫华的技能难以将其吸附,但好在还能通过冰冻效果来控制,所以在永冻队中,神里绫华仍能发挥出强大的实力。神里绫华和温迪的大招总倍率其实并不低,但问题在于,大招释放后,怪物不会乖乖站在原地挨打,这就大大降低了技能的实际输出效果。
在圣遗物选择上,温迪一般携带风套来减抗,然而其他风系主 C 角色却很少选择风套,通常携带风套的都是琴、砂糖这类风系辅助角色。在词条选择方面,精通属性对温迪的收益并不显著,远不如万叶那种能够将精通转化为伤害的机制。所以,温迪若想提升输出,选择攻击、风伤、暴击的词条组合更为合适。但正如前面所说,即便如此,温迪在实战中的伤害输出依然不尽如人意。在当前的游戏环境中,新时代的主 C 角色在清杂兵和打单体 BOSS 方面都表现出色,队伍的组成一般倾向于 “三拐一” 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温迪这种副 C 兼辅助,定位模糊的角色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空间。实际上,不仅温迪,其他副 C 角色的就业空间也普遍较为尴尬,像早期的阿贝多,近期的千织,在组建队伍时,玩家往往能找到更优的选择。此外,温迪的命座设计也不太合理,六命温迪在辅助能力上,可能还比不上二命万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在玩家心中的价值。如今,温迪全身上下最实用的,恐怕就是那把 “终末嗟叹之诗” 武器了,实在令人唏嘘。
时至今日,钟离的护盾在 5.4 版本依旧能够为队伍中的 C 位提供可靠保护,而温迪早在 2.0 版本就已经无法吸附海乱鬼,技能强度的不足,辅助能力的局限,以及在大世界体验方面的平庸,都使得他逐渐被玩家遗忘。尽管对温迪满怀喜爱之情,但不得不承认,他在当前游戏环境中确实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每次看到温迪那蓄力三连箭的重击动作,都让人忍不住心生感慨。
有人认为温迪的机制过于强大,是早期设计的失误,所以只能通过限制其对部分怪物的吸附能力来平衡。但回顾原神的前作《崩坏 3》,开服的 B 级角色战车,其聚怪能力就远超温迪,并且在游戏早期,战车凭借强大的爆发能力,成为许多玩家的主力输出角色。相比之下,身为限定五星角色的温迪,聚怪能力不及战车,在输出方面更是无法与之相比,根本算不上超模。原神玩家之所以觉得温迪超模,是因为在《崩坏 3》后续的发展中,不仅出现了神恩这种强力的辅助角色,还有像女王这样自带聚怪和范围伤害的主 C,如今大部分输出角色都具备聚怪能力。而原神的情况有所不同,游戏中存在班尼特这样能够大幅提升队友攻击力,但增益范围有限的 “画地为牢” 型 buff 角色,这使得聚怪能力在原神中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实际上,米哈游在早期设计原神角色时,明显参考了《崩坏 3》的思路。但在《崩坏 3》的发展过程中,角色逐渐朝着全能主 C 的方向发展,游戏只能依靠天气系统和关卡流程来限制角色强度。比如《崩坏 3》的天气系统带有 debuff 效果,玩家在逆天气条件下输出会降低;而《崩坏:星穹铁道》的天气系统则仅提供 buff。原神为了避免重蹈《崩坏 3》的覆辙,在角色设计上进行了调整,这才使得温迪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聚怪优势,班尼特也依旧稳坐第一攻击拐的宝座。反观《崩坏 3》,如今部分主 C 角色提供的 buff 效果甚至超过了类似班尼特地位的角色,大部分主 C 的聚怪能力也比温迪更强。由此可见,米哈游在原神的角色设计中,已经对温迪进行了一定的保护。倘若按照《崩坏 3》的设计思路,那么可能会出现雷神、草神、水神、火神等角色都具备强大聚怪能力的情况,在那种环境下,温迪恐怕才是真的无人问津了。所以说,温迪并非完全无人使用,反而是原神制作组在角色设计的大框架下,给他保留了一丝立足之地 。这可能也是他最后的体面吧!
未经授权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发表评论